池州:“村级联盟”建起来 集体经济强起来
中安在线池州频道
新闻中心
一村强不算强,要村村强,一个都不掉队,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我市坚持组织联建、人才联动、产业联办,指导每个乡镇至少组建1个“村级联盟”,推动村集体抱团发展,50个乡镇和涉农街道成立了74个“村级联盟”,形成产业“握指成拳”的放大效应,为村集体和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探索出新路径。
联盟激活产业链
——让农产品有销路、企业有市场、集体有收益
“大家看看我手中的这瓶东堡石磨麻油,是以我们杨田优质芝麻为原料,取用石壁泉水,坚持石磨研磨,制作中保持了芝麻原生的香味,香气馥郁,令人垂涎……”11月13日,青阳县杨田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内,主播在进行农特产品直播。仓库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包装、配送……
杨田镇物产丰盛,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解决各村“单打独斗”、粗放经营的问题,打响“农耕小镇”的名气,一直是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心头大事。
2020年,位于缑山村内的安徽力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计划扩大经营规模,急需土地和厂房,缑山村无法满足需求。此时,仙梅村也正在寻找合适的产业。两村沟通后一拍即合,开始摸索组建联盟,共同发展。两村共同流转1000亩土地给该公司用于种植瓜果蔬菜,建设了生态农业综合用房租赁给公司,用于产品储存加工,每年为两个村集体带来6万元的收益。
两村合作的成功,让镇里看到了曙光,更觉得市里推行的联盟发展策略可行。2021年3月,杨田镇黄泥村、五梅村、杨田村抱团合作,通过对闲置的文化场馆进行改扩建,建设杨田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成立安徽省首家乡镇级农特产业联盟——山水杨田农特产业联盟,形成集农耕文化展示、农特产品展销、电商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并配套物流仓储中心,打造能“产”会“卖”的农产品产业链。如今,中心入驻农特产品加工企业55家、电商物流企业11家。
发展过程中,该联盟还通过组织联建、人才联动,成立山水杨田农特产业联盟党支部,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去年,全镇农特产品年销售额超2亿元,其中电商企业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黄泥村、五梅村、杨田村三个村集体通过出租仓储物流场地和冷链等设备共实现年增收30余万元,实现了“农民种养有销路、企业生产有市场、集体经济有收益”。
创新“飞地+托管”
——互帮互助推动集体经济共发展
眼下正是黑木耳采摘旺季。11月8日,位于东至县官港镇黄柏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成片的木耳菌棒和肥硕的黑木耳,在秋日暖阳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基地一共种植了12万棒木耳,其中有8万棒是乌竹村在这里种下的,我们负责帮忙种植、维护、采摘、销售,销售后会将三分之二的收益给乌竹。”黄柏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先林说。
为何乌竹村会在黄柏村有一块“飞地”?
官港镇素有“茶都菇城”和“山货小镇”之赞誉,一直都有种植香菇、黑木耳的传统。今年,东至县官港镇党委推行“村级联盟、抱团发展”的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整合项目资金490万元,将全镇16个村和食用菌企业联合起来,打造集“研、产、销”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联盟。
乌竹村村“两委”得知后,参与联盟发展的积极性很高。然而,受地理环境、交通等影响,乌竹村并不特别适合种植木耳。于是他们找到木耳种植技术成熟、地理条件好的黄柏村,将8万棒木耳种下。同样,易受干旱影响的北城村也将7万棒木耳种植在秧畈村。“两个村一起种植,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费用等方面平摊,大大降低了成本,科技特派员能共享,销售渠道也能共享,何乐而不为呢!”官港镇组织委员张馨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食用菌产业联盟已集中种植食用菌60万棒,年产值近300万元,菌棒厂年可制棒200万棒,产值达600万元,今年联盟村集体经济村均增收将超12万元。
抱团聚力助振兴
——去年新增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32个
村级联盟,顾名思义就是各个村打破行政界限,让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资源相似的村“抱团”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发展活力不断激发。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我市成立的74个村级发展联盟各有特色、各具优势。针对自然资源优越的村,统一村集体和群众意愿,打造如乌沙镇葛根种植加工、朱备镇民宿开发经营等合作联营联盟;推动电商基础好或销售渠道广的村与特色农产品丰富的村签订产销合作协议,共建杨田农特产业、大渡口镇辣椒产业等产销联盟;部分乡镇因水文地质、产业基础相似,组织辖区内的村发展相同产业,形成规模,打造里山黄精小镇、丁香香榧小镇等。
今年,我市举办了第六届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大赛暨首届“村级联盟”大赛。50个联盟踊跃报名,13个联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登上决赛擂台,角逐百万大奖。参赛选手们通过短视频,现场讲解,回答评委提问等方式,展现一个个精彩的联盟发展特色做法和成果。经过激烈角逐,东至县官港镇食用菌产业联盟报送的《小小食用菌串联乡村振兴大产业》项目荣获一等奖。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纵深发展,其组织形态和模式会有新的变化。为了顺应这些新变化、新形势、新需求,我们推进村级联盟发展,完善了镇村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有效推进资源禀赋相似的村实现技术共享、渠道共用,不断增强产业联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集体经济收入。”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将以联盟发展为突破口,打出组合拳,矢志不移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实干实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据悉,2021年,我市新增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32个,全市集体经济强村累计达到120个;消除年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30个,已全面完成消除薄弱村的目标任务。